今日是二十四节气立夏 2024-05-05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今天,我们迎来了节气立夏。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。《遵生八笺》有云:“孟夏之日,天地始交,万物并秀。”“孟夏”即为夏季的第一个月,此时气温攀升,草木繁茂。据《逸周书·时讯解》记载,立夏分为三候:“立夏之日,蝼蝈鸣。又五日,蚯蚓出。又五日,王瓜生。”立夏节气,首先可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(一说为蛙声),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,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。

 

 四月闲人少,采桑又插田

       立夏之后,雷雨增多,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。在北方,立夏期间正是冬小麦扬花灌浆、油菜接近成熟的时候,夏收作物的年景基本已经定局,因此农谚有“立夏看夏”之说。
翁卷在诗《乡村四月》中有云:“绿遍山原白满川,子规声里雨如烟。乡村四月闲人少,采了蚕桑又插田。”作者不正面说人太忙,而是说闲人少,在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中保留了一份从容恬静。
苏轼曾在《浣溪沙·麻叶层层檾叶光》的上阕中写到初夏时节的农村生活:“麻叶层层檾叶光,谁家煮茧一村香。隔篱娇语络丝娘。”檾,通“苘”,俗称青麻。层层二字可见麻叶的繁茂,“一村香”则仿佛让人闻到浓郁芬芳。循着香气望去,缫丝的妇女在隔着篱笆轻声欢笑,场景逼真,富有意趣。

 

 

 

炎炎夏日长,启冰见三新

       立夏时节,与“吃”有关的习俗很多。立夏日的传统是要“见三新”,“三新”一般指新鲜的食物,安徽用嫩蚕豆或豌豆和鲜笋、肉煮糯米饭吃;扬州人吃樱桃、青蚕豆、蒜苗、苋菜等新上市的水果和蔬菜。江南许多地区也有类似习俗,但版本略有不同——无锡人偏爱黄瓜和杏子,常州人对刀鱼和鲥鱼情有独钟,苏州人则把新熟的樱桃、青梅和麦子纳入菜单。

随着天气逐渐炎热,冷饮也越来越受欢迎。明代《帝京景物略》中记载:“立夏日,启冰,赐文武大臣,编氓得卖买,手二铜盏叠之,其声磕磕,曰冰盏。”清代《春明岁时琐记》也有记载:“(立夏日)市中敲铜盏卖梅汤者,与卖西瓜者铿聒远近。”
       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体重。清人秦荣光《上海县竹枝词》中写道:“立夏称人轻重数,秤悬梁上笑喧闺。”在浙江嵊州,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,秤钩悬一个凳子,大家轮流坐在凳子上称重。司秤人一面打秤花,一面讲着吉利话,比如在称老人时就会说:“秤花八十七,活到九十一。”寄托着人们平安度过炎夏的心愿。
       5月5日是立夏,这意味着天气开始了从暮春向初夏的转换过程。在象山,立夏就是各种传统美食的代名词,大多数象山人的记忆里,每年的这一天,饭桌上总是有一碗香喷喷的糯米饭或甜滋滋的乌米饭,沿袭着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,也唤起人们心中满满的童年记忆。

习俗:豌豆糯米饭,乌米饭,“称人”

       立夏是春夏交接之际,气温逐渐上升,这一天象山人都喜欢吃“豌豆糯米饭”和“乌米饭”。
其中,“豌豆糯米饭”大概是目前传承得最好的立夏饮食习俗,翠绿的豌豆搭配鲜艳的火腿、笋丁,无论是色泽还是口感都令人垂涎三尺。“乌米饭”则最受老人和孩子们喜爱,往往在立夏前几天就开始张罗着和家人一起享用了。吃过美食,接着就是“称人”。记下体重,年年对照,既是对古人生活习惯的传承,也是对孩子们成长的一种记录。

 


习俗:灰鸭蛋

       在象山这块土地上,长期以来一直流传着灰鸭蛋的传统习俗。“灰鸭蛋”则是用草木灰制作的,当地有“立夏腌蛋,端午吃蛋”的习俗,把鸭蛋放入草木灰和黄泥之中腌制一个月左右,就成为了特色的“灰鸭蛋”。

习俗:吃菜羹、串蚕豆

       象山有四道著名的立夏菜:油焖脚骨笋、黑乌饭、咸肉倭豆饭、咸肉豆瓣软菜羹。不过,如今的象山人过立夏要简单许多,比较普及的习俗就是吃菜羹、脚骨笋和串蚕豆。菜羹有清热解毒的功效,传说立夏这一天吃了,可以保持一整个夏天的皮肤光滑,不生疮疖。脚骨笋则有“脚骨健健过”之意,是民间祈求身体健康的一种借代。“串蚕豆”是用一根棉线,串满蚕豆挂在脖子上,长长的蚕豆项链可以玩上一天,不知道有没有唤起象山人的童年回忆?

习俗:斗蛋

       象山人在立夏这一天有斗蛋的风俗。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,用冷水浸上数分钟后,再套上已经编制好的丝网袋,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。孩子们就三五成群,开始了“斗蛋”游戏。蛋分两端,尖者为头,圆者为尾。斗蛋时蛋头斗蛋头,蛋尾击蛋尾。一个一个斗过去,破者认输,最后蛋头没有破损的就是第一。你今天斗蛋了吗?

       

 

NEWS

新闻中心